100元/斤、200元/斤的散装白酒“如何监管”?

散装白酒不好管,也不便宜。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南风

散装白酒与市面上的成品酒的最大不同是“没有包装”!但仅仅是这一区别,就大大增加了有关部门对散装白酒的监管难度。

近年来,关于散装白酒的“乱象”报道似乎就没有中断过,例如:《无证制售白酒!厦门一作坊被查》《公告|这种酒别乱喝!普洱市发布散装白酒消费安全风险预警公告》《贪小便宜吃大亏!散装白酒别乱喝,四川有3家被查出使用了甜味剂!》《省消委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饮用散装白酒》等等。

“风险警示”不止一次,也不止在一个城市出现。然而,散装白酒似乎深受部分消费者的喜爱,甚至在某些地区可以卖到100元/斤、200元/斤的高价。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更好地监管就成为了行业都在关注的话题。

A

散装白酒的“市场不小”

据业内人士介绍,散装白酒的生产商绝大部分是各地的本土小酒厂、小作坊。当然,也有一些中大型酒企保留了“散装酒业务”,这主要是受所在地经济条件的影响,与瓶装酒相比,花费同样的钱,散装白酒往往“更经得住喝”。

酒厂、作坊虽小,散装白酒受众面却很广。这是一个事实,过去、现在是这样,未来也将长期存在。“为什么会长期有消费者偏爱散装白酒?”

过去是一个“有酒就行”的时代,在白酒供给匮乏的年代,再加上没有便利的交通网络进行运输,消费者没有选择喝什么酒的能力,只能是有什么喝什么,“原始”的散装白酒自然能被市场接受。

当下是一个“纯粮酿造”的时代,交通发达、商铺遍地,当白酒社会进入供大于求的阶段,消费者完全掌握主动权,不仅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白酒产品进行挑选,甚至可以在价格上获得让步。

散装白酒却以“纯良酿造”的标签仍有市场。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喝酒就是喝酒,他们只在乎“品质与价格”的合理性,并不在乎有没有包装。按照业内人士的话说,很多消费者认为“用‘原始’方法生产的散装白酒才是真正的纯粮酒”。

同理,未来的国内白酒市场上,一定还有只在乎“品质与价格”合理性的消费者,散装白酒还会是最佳选择。 这本来只是一个市场情况,但散装白酒的安全性却是一个大问题。

B

散装白酒更需加强监管!

近几年,散装白酒的安全性频频“被质疑”。几乎每年全国各地的监管部门都会向公众发布关于散装白酒高风险谨慎消费等公告。

价格亲民、要求不严!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散装白酒的最大卖点就是廉价,因此它对原料的要求不严格。

一般头部酒企的酿酒原料是固定产区的优质粮食,而散装白酒大多以非固定地区收购而来的粮食,常常以当地较为廉价的粮食为原料,例如东北、山东地区的高粱、红薯乃至玉米作为酿酒原料。

当然,在近几年的严管之下,散装白酒的整体品质获得了一定的提升,部分高品质的散装白酒具备酿酒技术一流、白酒口感醇厚等特点。同时,这也是消费升级导致的品质升级。

但从散装白酒的整体发展状况来看,散、小、乱的情况仍然存在,对消费者而言还是存在一定的饮用风险。对此,已经有地区采取了“贴标签”的方式,由有关部门为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散装白酒张贴“放心标签”。

一家一家检查,一家一家贴标签,这办法的效率或许十分有限,但确实是对商家、消费者皆有利。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散装白酒一定会渐渐走向“正规化”,没有统一包装,却一定会和成品酒一样,张贴可追溯的生产、销售标签,这样消费者才能更放心,有关部门的监管才能更容易。